我经常关注母校青岛大学的发展,通过关注“青大政策研究”微信平台,看到母校正在开展“理想的好大学”讨论活动,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行字“导之以正,激扬其高远”。在表达我的观点之前,我想先回望一下我的大学生活。
一、自由 真理 实践---青岛大学给我的滋养
青岛大学,我的母校,是我的第一志愿学校。站在毕业18年后的时光回看,当年的母校正在以下三个方面,很好的培养了我。
一个是自由之精神。我1994年-1998年在青岛大学读书,大学有着蓬勃的学生活动氛围,在基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我热烈的拥抱着这些学生活动,参加了系学生会、校学生会,也参加了公关协会、演讲协会等社团的活动。这些学生活动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我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而且极大的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
一个是真理之探讨。这一点除了专业的学习交流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每周五的“青大周五之夜”,还记得当时我们的团委书记刘慧晏老师经常为我们做讲座,我已经不记得听过多少期周五之夜了,也对周五之夜所讲的内容完全没有印象了,但坐在合班教室听讲座的场景一直存在我的心中,我想,周五之夜讲座上的某些探讨,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深刻影响了我的生命。“一定要做一番事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想法。2002年9月,我创办了智诚灵动品牌策划公司后,也借鉴了周五之夜,在公司内部每周五下午开办“灵动大讲堂”。现在,我的这家公司已经14年了,成为品牌营销策划行业为数不少的坚持者,开创了不少行业的首创,大概就是周五之夜探讨真理的影响吧。
再一个是踏实的实践精神。当时在校学生会和公关协会,我都是在社会实践部,只要没有课,就常常在外边跑,到各个单位和企业联系实践的机会,也邀请一些企业家到校园里来和学生们做交流。这种实践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能力,也丰富了我的人脉。我毕业后进入的山东雅泰电器公司,就是因为公司董事长刘总看重了我的实践能力而接受了我,我成为这家公司第一个从大学毕业直接进入公司的人。
感恩青岛大学对我的培养,对我精神的滋养。青岛大学,正在走向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再来说说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经历了18年社会的历练,我很庆幸没有泯灭心中的梦想,自己在心中还有一颗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力量,没有成为一个庸俗之人,这应该感谢青岛大学带给我的精神滋养,在我的内心,给我种了一个良知的种子。
二、导之以正,激扬其高远
理想的大学,当然就是能够“唤醒”学子的大学,用什么唤醒?用“正”来唤醒。唤醒了干什么?奉献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栋梁。
什么是“正”?我想应该有三个方面:真正、方正、立正。
真正,就是真的正确的道理,也就是真理。大学,是一个讲解“真理之探究”的地方,如果不能够在大学里面追求真理,探讨真理,那就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了。真正的道理是什么?就是《大学》首章的那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在大学里,学子们必须探讨“明德”,探讨明确的就是在“明明德”。青岛大学的校训第一个就是“明德”,何谓明德?明朝最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讲,就是明白“万物一体之仁”,知道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为他人奉献和付出,本质上就是在为自己奉献与付出。没有真理的人生,不能追求真理的人生,一定是平庸的人生。这平庸,并不仅仅是指没有功名利禄的得到,更重要的是心的贫瘠,是不能够与圣贤一起追求和探讨人生的真理,宇宙的真理。
方正就是要讲原则、讲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里必须要有追求自由的氛围,但根本的自由来自于对自己的约束,一个人要是懂得自我约束,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这是需要被教育的。一个人,在大学里,能够被引导着,在原则的框架下,去思考和探求人生的使命与意义,进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多么重要的人生阶段。
立正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改造自己。大学生涯,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阶段,这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又是一个开始进入社会实践的阶段,只有不断的学习提升知识、实践提升能力,一个人才能够真正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什么是“激扬其高远”?就是让学子拥有自己的梦想,而且是伟大的梦想,人入大学,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非为求得一碗饭。这个世界上的创造,都是因为有梦想的驱动力。在大学阶段,让学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作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把握好自己的这一生,过好自己的这一生。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大学,正是最好的激扬学子志向高远的阶段。
教育的本质在唤醒,唤醒人生命的本真状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由之精神、真理之探讨,大学,非大楼之学,而是有大人之学,有大师之学。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了。
感恩母校,也祝福母校。
(作者王诚莹原为青岛大学94级国际经济法学生,现任智诚灵动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