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流的数学学科是高水平综合大学共同特征,也是高水平综合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事实上,综合性大学的数学与统计学科可以对其他所有的理工科、医学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和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
结合青岛大学“双一流”建设、“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的实施,也是为促进我院数学与统计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充分调动并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数学与统计学院提出以支撑“最大限度提升全校公共数学教学质量、最大限度提升数学学科ESI全球排名”作为“十三五”及中长期学科建设的两个基本出发点。
青岛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不能走均衡发展的道路,这已在学校各个层面达成共识,但是侧重发展哪个学科却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针对学校的资源状况,我们应该优先发展哪些学科,是否应该设计与那些资源强大的院校类似的发展模式?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热点学科领域都具有高成本、高投入的特点,发展此类学科我们需要投入很多,客观情况是国内其他院校的投入更是惊人,这种情况下的投入和产出风险自然也会加大!众所周知,数学与统计学科的发展对于物质条件的要求最低。
相比于那些特别倚重先进昂贵的仪器设备、平台硬件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学科,数学与统计学科具有引进人才实质性资金投入成本低,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见效快的突出优势,“低投入、低风险和高回报”等特点。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国内许多一流大学都是优先发展数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目前山东大学最强势的学科也是数学,上述三个学校是最近一次教育部学科排名中数学的前三甲。历史上,中国科学院的发展模式也是优先发展数学,在中科院共有一百多个研究所,其中最强的学科是数学,这表现在1956年首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共有3项一等奖,其中数学占据两项(华罗庚和吴文俊)。有史以来中科院一百多个研究所总共获得一等奖不超过20项,但其中仅数学就占4项(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冯康)。另外,就与我们水平类似的学校来看,最有说服力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数学是该校最强势的学科,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而且是国家重点学科。曲阜师范大学也是率先发展数学,它的数学也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而且它的数学学科把省内除山东大学之外的学校都抛在后面。其中的根本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在资源不充分的情况发展数学的成本最低而收效最大。
青岛大学的数学学科在历史上也曾经人才济济!学校初创时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院校援建时我们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这其中包括陈景润院士(青岛大学兼职教授)、原青岛大学校长潘承洞院士、著名数学家管梅谷、孙讷正、竺苗龙、邵品琮、梁中超等。2000年前后,我们的数学学科拥有2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点的时候,校内许多学科还在努力争取零的突破;而应用数学学科曾经是山东省“八五”重点学科。建国初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给我们许多启示,当我们许多学科领域都很落后的时候,是数学学科首先在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仍然会产生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而且在所有的重大理论成果中,这在至今长达五十年间都是唯一在国际上始终处于不可改进的绝对权威的重大理论成果。苏联以及俄罗斯时代他们出现了经济崩溃,但是其数学学科的发展模式和成就却值得我们深思,俄罗斯或者有俄罗斯教育经历的数学家在数学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奖名单中稳居世界第一。
学院对于学科布局有着清醒的认识,将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有力措施,迅速实现数学与统计学科均衡而强势的发展状态,那时数学学科的ESI全球的排名以及对青岛的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都将会是一个自然的结果!通过“十三五”的建设,到2020年计划全面实现学科布局均衡、学术梯队合理,将数学学科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将统计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优势特色学科;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助力青岛大学的飞跃发展;全面提升数学与统计学科服务青岛和区域经济的能力。“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建设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省内一流并且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高红伟为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