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学有标准,也没有标准,起码没有统一标准,见仁见智罢了。
我理想的好大学是这样的:
在总体评价方面:这是一所温馨的神圣的充满智慧的学校,是一所能让人成长、成才、成功、成道、成就梦想的学校,是一所具有超强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学校,是一所令校内的人自豪、校外的人羡慕,社会认可度、知名度都很高的学校。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像一个大熔炉,无论什么样的人到了学校,或学习或工作,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都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人处世做学问都能达到较高水平,个人素养都有明显提升。学校像一个体操训练基地,规定动作标准统一,一丝不苟;自选动作特色突出,自由发挥。每个人都能成为守规矩、讲公德、有知识、有文化、有担当、有作为、有健全人格的合法公民。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在一定区域内(全省、全国、全世界)有一个或几个大家公认的具有唯一性或最优学科,学校规模不在大、学科数量不在多,以软硬件相匹配为原则,关键在精、在于经久不衰的品牌。
在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有真正的大师,有一定数量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有一大批不辜负老师这个称号、德才兼备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有若干前瞻性、应急性攻关小组、科研团队,有多支为社会所需、人民所爱的专家服务队伍。
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是教学的场所、育人的殿堂、文化传播的发源地,学校的一切(软件、硬件)都包含着文化元素、透着文化气息,都是文化载体。同时学校又是孕育新思想、培育新知识、产生新观念的摇篮和理论发明、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以及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是一个学校的精神、灵魂,是学校向社会展示的一张名片,要优良、要鲜明、要有特色,并真正成为规范人、激励人的一种经久不衰的无形力量。
校园是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民主、讲法治、讲道德的地方,是一个重教学、重科研、重规范、重创新、重育人的地方,是一个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学术、崇尚文化、崇尚卓越的地方,是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地方,是最适合青年学生求知、创新、交友、蜕变升华、厚积薄发的地方
在管理治理方面:学校的主要领导首先必须是教育家,学校领导班子其它成员及所有中层干部都应该是懂教育、会管理,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某领域专家;各学院院长、副院长都是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都有较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学校应是讲求公平正义的场所,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典范,是构建和谐、探求真理的地方。学校实行教授治教、民主办学、依法治校。
一所高校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一个能把握教育规律、能及时准确掌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动态、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对内管理有方、对外寻援有术、能给师生带来希望、能带领大家实现梦想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二、要有一套科学的、鼓舞人心的、体现“守正出奇”特色的顶层设计和实现目标的可行措施,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要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的保障体系。
三、要有充足的办学经费、良好的办学环境和先进的办学条件。
(作者李正仁为青岛大学纪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