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研究 >> 正文

【理想的好大学】谢安木 侯炳辉:着力做好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2016-08-19  点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变化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需要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国家的蓬勃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及科技的创新, 教育创新改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医学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深化改革的问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性研究生和专业性研究生,是医学院校、医院及相关科研单位的重要人才资源,是临床、科研、教学的主力军。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近年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有了新的改革,招生的对象以专业性研究生为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以临床基础和临床知识的培养为主、科研为辅,另一类为学术型研究生,基本还是按照原来的培养模式,一半临床培养一半科研培养。因此近年来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重视,与老年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PD)等已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预防、探索其发病及治疗机制,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是神经病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神经病学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其基础。根据我院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神经病学研究生培养既要强化其临床理论,又要培养其科研思。为此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改革,作为我们神经病学硕士导师在培育方面进行了改革,现将培养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一,我们是如何培养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的

根据青岛大学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进行研究生阶段为期三个月的基础知识学习,然后进入神经内科进行神经病学临床学习规培17个月,再进行其他相关临床专业的规培,期间要求研究生进行临床科研。学术型研究生学习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科研研究一年,临床学习一年。本培养计划对于既能照顾研究生进行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又能照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既能照顾临床学习又能进行科研训练。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是建立一所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为此我们在培养研究生时要注意临床和科研能力的共同培养。

1. 第一阶段,入学前。首先在进行研究生面试以后,确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根据不同导师不同的研究方向给不同的研究生制定神经病学临床知识和科研知识点学习计划,从图书馆下载及以往会议材料寄给研究生,让他们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自学相关亚专业的临床和科研,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熟悉了解研究方向的知识点,比如我的研究方向是帕金森病的基础和临床,将近几年帕金森病临床表现、新的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新的治疗方案,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内容、发表文章及帕金森病病因发病机制、脑保护治疗方面的文章给我的研究生,让他们快速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内容及研究方向。其次,从PUBMED下载最新的外文帕金森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让研究生进行翻译,如优秀的同学安排他们综述帕金森病相关文献。

2. 第二阶段,基础课学习阶段。集中时间学习基础课,尤其是外语,外语是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科研和临床的学科前沿的工具。本阶段要求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在保证基础知识课程顺利进行的同时,应尽早地将科研思维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学习中, 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技术,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1]。研究生早期接触科研课题研究,导师协助初步制定研究生未来的临床科研题目,查新研究科研题目的先进性。由导师指导研究生从我院已开通的“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信息资源系统”等数据库中查阅相关文献从。从国际知名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等的官方网站的最新研究热点中确定写作主题和研究主题,然后查阅文献,通读权威文摘中的综述,精读论著,阅读被引用多次的文献,撰写综述和准备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指导研究生参与到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报告、研究生毕业论文报告等的活动中,还可以引导他们在指导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带领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活动,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数据、整理结果等。引导研究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思维培训,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提高其科研思维的有效途径,研究生早期参与课题研究,其科研能力会得到既快又好的提升,可为以后独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经过近几年科室带教我们深深体会到,通过早期的科研训练可以帮助研究生在接触科研课题中系统检验和使用所学的基础理论,提高学生自身的科技素质与创新能力,对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前沿动态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研究题目,也为第二阶段的临床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研究生早期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早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培养其科研思维。

3.第三阶段,进入神经病学临床及其科研阶段。进行神经病学所有知识的培养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型硕士进行六个月的临床科研的研究,学术型硕士要进行一年的科学研究,比如帕金森病患者运动波动的临床调查等等、抽血研究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基因的研究。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方法和神经病学专题讲座以及科学研究培养是我们常用的培养方法。

PBL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产生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之后在北美及欧洲获得较快的发展,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应用PBL教学取代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3]PBL教学法不仅在北美和欧洲,而且在亚洲一些医学院,逐渐被认可并采用,目前它已经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它是以探讨临床问题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来解决问题,并学习了临床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掌握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医学研究生经历了5年的本科教育,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在研究生阶段采用PBL教学法,可弥补本科学习中的缺陷,更好地发挥PBL的长处,更易被医学研究生所接受.让学生针对不同的疾病自己提出问题、具体地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4]PBL教学法在我科神经病学研究生临床理论培养中的具体应用,首先是给研究生提供典型的病例,由他们针对此病例提出临床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去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加以总结概括分析,从而对这个病例相关的疾病有全面认识,培养他们的临床理论能力。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让他们学会使用图书馆和网络文献资料,获取最新的知识,避免了书本知识的陈旧老化;通过对此疾病治疗方案的查新和讨论,学生们掌握了此疾病的最新知识,也接触到循证医学的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其次,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充当“准医生”的角色,他们亲自问诊查体,整理分析病例,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诊疗方案,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5]。在我院,PBL教学方法推行已有几年,提高培养效果明显.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研究生教学大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现以PD 为例介绍我科如何把PBL教学法应用到临床理论培养中.在我科采用此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过程分为4个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组织讨论、总结提高[6]。提出问题阶段,由带教老师提供一个典型PD病人,先由研究生通过问诊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资料;然后由带教老师提出问题:此病人定位、定性诊断是什么,初步考虑是什么疾病? 这种疾病有哪些临床症状和体征?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要完善哪些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这种疾病应与其他哪些疾病做鉴别诊断? 这种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目前这种疾病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是什么? 收集资料阶段,教师推荐查阅资料的网址如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每位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收集有关的资料.然后分组,互相交流所查阅的资料,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学生都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如何鉴别PD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震颤的鉴别诊断等。讨论发言结束后,带教老师根据讨论情况,适当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并一起学习PD相关最新文献和最新进展.整个过程结束后,学生对PD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药物的选择原则有了系统和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动学习,学习中学生学会了提出、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并能应用图书馆和网络文献资源,掌握了最新的临床医学知识和进展,提高了研究生的临床理论能力。

     神经病学专题讲座。神经病学是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教学专业性强,教学内容多、抽象,不容易理解,内容难懂难记、难掌握,为了更好地培养研究生临床理论,我们在带教中引入神经疾病专题讲座,来加强神经病学研究生的临床理论培养。我科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一套神经疾病专题讲座模式的流程。在研究生入科后,前期会进行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病、PD、重症肌无力、癫痫等的专题讲座.讲座范围一般包括该疾病的概述、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预后及相关进展.因为在临床实践中,这类疾病相对常见,学生会有较多机会碰到此类病人,并能直观观察到其临床表现,从而有较大兴趣去学习这类疾病。进科6个月后,针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少见病及罕见病,由研究生查阅中外文文献资料,带教老师给予指导,研究生将自己查阅的文献和老师推荐的文献综合起来,写出小综述,由指导老师修改后制作幻灯。讲座定于每周四下午,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科室内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大夫参加,先由具体管床研究生汇报病历,主治医师对病历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后由研究生进行专题讲座.幻灯讲解结束后,针对讲座提出问题,由讲座者回答,管床医师进行补充回答,并联系病人实际临床情况进行讲解,最后由科主任或副主任进行点评。神经疾病专题讲座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点,它针对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资料文献查询与临床病例的结合将神经病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研究生查阅文献的能力[7]

医学科学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也包括两者的结合[8]。所谓科研思维,就是在科研中要拥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目前我国医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科研思维欠缺的问题,因此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科针对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索。 将确定的课题逐步开展,收集临床资料、抽血、收集尿液,进行RT-PCRwestern blot等研究。

4. 第四阶段,利用业余时间书写综述或者SCI论文。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撰写综述对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综述发表过程中对科研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综述写作前需运用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查找文献,这些数据库常以文章影响力的大小或发表时间来进行排序,这样在某领域中影响力大或最新发展前沿的文献会更容易地被查到,读好了这样的文献,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掌握这些领域发展概况和前沿思想;二是在分析文献和梳理思路的过程中训练了科研逻辑,一篇好综述既把握某领域最新文献的情况,又有好的逻辑关系.阅读文献可以让我们了解研究者整体的实验设计流程和思路,体会作者的科研逻辑思维。阅读权威综述性文献可以使我们学习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和逻辑,学习全文架构、语言组织等,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就可以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科研思维方式,并将其应用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综述的撰写是培养科研思维和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 也可在实验完成后积极撰写论文, 采用此方法,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指导我科研究生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了20余篇具有较高水平的外文综述或者外文论文,多篇并已被国外SCI收录.综述写作强化了学生对文献的查找阅读、理解分析、总结归纳能力,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其科研思维水平。

 

.通过培养研究生有哪些提高

通过神经病学的专业培训,达到了临床神经病学的专业学位水平,能够完成神经内科的临床病房、门诊、急诊等常规工作。通过临床相关科室轮转,达到了住院医生的标准,可以完成住院医生的基本工作。通过科研的培养,完成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或者脑保护治疗的论文,文章被SCI收录,使他们学会了选择科研课题、书写标书、书写论文。总之,研究生在临床和科研上均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指导研究生导师有哪些提高

通过指导研究生,在研究生临床教学的同时,对临床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并在教学中发现新的研究点,以更好的指导研究生学习。研究生发表的综述及SCI研究论文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尽量把握了神经病学尤其是帕金森病临床科研和基础科研的学科前沿。

总之,硕士研究生培养属于精英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神经病学人才的必经之路,临床理论和科研能力培养是整个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神经病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让他们成为高水平的神经病学医生,应该将临床理论训练和科研思维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医院及科室情况、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反复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 通过研究生的培养对研究生本人的临床科研均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医院培养了大批的医学人才,对于国家更好的卫生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导师可以提高科研水平,如此为更好的建设研究型医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姚余有,沈娟,吴庆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培养方案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1):150-151

        [2] 冯洁,万虹.开展蛋白质组学科研工作对提高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性[J].中国卒中杂志,201494):363-363

        [3] NORMANG R,SCHMIDT HCThe effect of the PBL courses[J]Medical Education,2000,349:721-728

        [4] 徐芳,王俊.生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1):82-83

        [5] MCPARLAND  M,NOBLEL  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ical Education,2004,38(8):859-867

        [6] 郁博,李继宇,陈官芝,等.PBL教学法在留学生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6):554-555

        [7] 宋波,王景涛,付振强.神经疾病专题讲座在神经病学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1):97-98

        [8] 黄筵庭.外科科研思维的训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9):1029-1030

 

(作者谢安木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作者侯炳辉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上一条:【理想的好大学】田更:理想之城,独领风骚
下一条:【理想中的大学】吴绍新:考生向往、社会认可、职工自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