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理想的大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的大学,更多的强调融入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不能成为象牙塔,再理想的状态也必须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我认为,理想大学脱离不了学生、社会、教职员工对他的期待,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理想的大学必然是考生向往的大学
学校要有知名的专家学者。好的大学要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国际水平,在国内是领先的,有相当的知名度和话语权。在教育教学方面,不但是学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开启着,学生生命的点化者。考生期待在学校中能够得到大师的教诲,能够得到大师的指引,奠定好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学校要有知名的学科。学校学科是否有知名度是考生非常在意的,学校必须培育特色优势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力争有几个学科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
学校要有令人称赞的育人体系。育人理念要先进,育人措施要得当,育人效果要有体现。
学校要有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需要总结提炼并使之固化,学校学科设置可以雷同,学校文化必须独特,这样才能有吸引力。
学校要有好的校园环境。美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学生成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现代条件下考生对校园的环境要求更高,是他们对一所学校的直观判断。
学校要有好的食宿条件。我国已基本进入小康社会,考生在中学时期的就学条件已经相当不错,因此对大学的食宿条件要求较高。食堂要宽敞,饭菜品种要多并要可口,价格要适中。宿舍住人要少,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要配有洗手间并能洗澡。这样的要求不过分,可在很多高校中还做不到,甚至出现高校不如中学的食宿条件。
学校要有好的就学条件。令人自豪的图书馆是考生非常看重的,教室、自习室充足,选课注册系统高效好用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
二、理想的大学必然是社会认可的大学
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好的大学应当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要引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好的大学要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大学要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成为当地文化高地。
大学要有知名的校友。认识一所学校往往从认识她培养的学生开始,学校历史越悠久,培养的学生越多,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就越多,获得社会认可的程度就越高。这要求高校对人才要立体、差异化培养,真正使学生成长成才。
三、理想的大学必然是教职工感到自豪的大学
理想的大学要有促进教职工发展的体制机制。有适合教职工发展的制度体系,优适合教职工发展的宽松环境。
理想大学要体现民主办学,合理划分行政和学术权力。要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校治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减少行政对学术的干预。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作用,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理想大学要有充足的办学经费,教职工生活体面。在教育教学上要有经费保障,不能提襟见肘。教职工的收入分配合理有效,满足生活需求,使教职工能全身心的把精力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学校与我理想的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缩小差距需要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理想大学是干出来的,不能空想,不能埋怨。相信有学校坚强的领导集体,有吃苦耐劳的教职工队伍,有上级各级领导的支持,经过连续苦干,青岛大学一定会成为你、我、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作者吴绍新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