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快我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学校有关部门策划了“理想的好大学”主题征文活动。创建好“理想的好大学”的核心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而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课堂教学状况的好与坏,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教与学两者的有机配合,相互作用,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多年来从事学校督学工作,通过随堂听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堂教学中,首先存在着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专业特点、重点、难点来讲,而是面面俱到,使学生听起来平淡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二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过分依赖课件(PPT)教学。同时仍然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三是自学能力差,多数学生只满足于理解、记忆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堂内容有关的资料、书籍,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局面。四是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较好的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要加强和重视课堂教学工作,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考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备课质量决定了讲课质量。课堂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师要想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认真的备课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下一番苦功夫,才能窥得教学的门径,逐步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中达到自如的境地。教师备课首先将这堂课的内容反复研读,吃透教材,彻底理解,其次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案的要求,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写出讲稿或制成课件(PPT)。对大纲上要求掌握的内容要详细讲解,对了解的内容简单说明。要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性,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教材研读愈深透,对学生情况掌握得愈清楚,课堂教学质量就愈有保证。
二、课堂教学要精准。教学应该是一种艺术活动,是教师的艺术创造,学生的艺术欣赏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轻松愉悦,积极主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教育名言:“凡是教,其目的就是达到不教”。这是说,课堂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课时,概念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层次要分明,举例要恰当,构思合逻辑,文题要相当。切忌离题万里,更忌包罗万象。彻底改变教师过分依赖课件(PPT)教学的现象。
三、要注重讲课技巧。首先要让学生听懂,听懂了才有“趣”。要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思维的走向,灵活掌握教学的节奏。以其昏昏,绝不能使人昭昭。二是语言要准确、清楚、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吸引力。声调要抑、扬、顿、挫。三是教师要有炽烈情绪,方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讲课时教师无精打彩,心烦意乱,自然就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导致了学生不注意听讲,玩手机的,睡觉的,有的学生甚至不去上课的等等。四是应抓住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这一重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四、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内容。目前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理论观念不断修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知识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因此,在讲课中必须注意遵循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讲课内容上要注意更新,跟上科学的发展。及时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概念充实到所讲内容,使学生及时获得新的理念和知识。
五、要注意启发性教学。现代教学方法必须彻底贯彻启发式教学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要多一些师生互动,即可以启发学生,又可以吸引学生的听课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提出问题,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在精讲中,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应当灵活运用“五个尽量”的方法来组织教学,设计教法,渗透学法。这“五个尽量是”:一是让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二是能让学生视察的事物,尽量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三是能让学生表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四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实践操作,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五是学生能得出的结论,尽量自己去综合归纳并做出结论。这样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笔,动口,必然会学习主动,思维活跃,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必将有明显的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创理想的好大学。
(齐秀申,青岛大学离退休党委第二党总支第三党支部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