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研究 >> 正文

【理想的好大学】徐东:印象青大

2016-12-09  点击:[]

清晨起来,漫步青大校园,行人匆匆,络绎不绝,人人精神抖擞、神态怡然,早晨的青大活力四射,魅力无穷。转眼过去半年,夯实的地基上突然窜出来很多高楼,像孩子的成长一样给人带来欣喜,想想自己,何尝不是青大的孩子呢?

六年前,2010年的秋季,刚走出陌生的火车站,就看到了熟悉的四个字:青岛大学,坐着带有“青岛大学迎新”字样的特殊班车,我们来到了崂山脚下的剑湖校区,剑湖校区位于金家岭畔,视野开阔,风光秀美。碧波荡漾的湖水、芳草青青的“情人坡”、杨柳依依的校园大道,微风吹来,海风习习,想温暖的手在抚慰着你。作为一个新生,“新”则“生”,但在这里,我并没有陌生感,“陌生”很快就变成了生根和成长。在剑湖校区一年的时间里,很快就适应并融入到了大学的新气象、新生活、新状态,我像一棵小树一样,在肥沃的土壤里浸润着风雨,沐浴着阳光,牢牢地扎下了根。

很快,我们因为学习的需要,来到了中心校区,也就是浮山校区,这里更是最能体现青大特色的地方。背靠浮山、面临碧海,绿树掩映,水天相接,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随着学习的深入,所学课程层次越来越高、学校提供的各种专门平台越来越丰富,我在这里度过了注定在我人生中留下厚重一笔的五年多时间。光阴似水,青大待学子如初,让我们眼界开阔。从本科到研究生,我更加深刻的领会到“青大之歌”涵义——东方青大,弘孔孟之道,传不灭薪火,凝民族力量,育莘莘学子,成国家俊秀。书香青大,魅力青岛,校园学习气氛浓厚,总是能找到读书的地方,也总是能在实验室看到同学们忙碌的背影。青大人文别样气息、科学钻研永不止步,因为这里有最有师道的老师,有对学生最好的支持和帮助,青大给予了每个青大学子放心、实心、塌心的学习研究的机会,尽全力照顾每一名学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会有老师、同学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早已成了彼此难以割舍的“青大人”。周末得余之际,偶尔访串青岛的大街小巷,青岛人文典雅,方知,青岛人对青大的认可度之高足以见证青大百年学校的历史功绩,有幸还会遇到事业攀升的师哥师姐,看他们饱满的精神面貌,青大学子自强不息风范尽显。身为青大学子,倍感自豪。

四年本科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同学聚会每每情到深处,总会怀念那旧日时光,浪漫的情怀,无限的遐思,欢快的脚步。想起同去抓螃蟹、想起羞涩的我们和旅游学院的联谊、想起夏日石老人沙滩下光着脚一块嬉戏、想起一块上自习、想起互相讨论问题的针锋相对、想起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奖励……。有笑有泪,有付出同样有收获,往日光景,犹如昨日,记忆犹新,没齿不忘。接下来的两年半研究生时光,更是添加了浓厚的学术气息,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到各种项目中来,更是接触到了来自企业的专业信息,我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知识壁垒不断被打破,拥抱知识的喜悦时时让我兴奋不已,为我今后事业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谢青大,感谢老师,感谢人生有你们。感谢老师们倾心付出,用你们的无私和勤勉,培养了我们,历练了我们,成就了我们。“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难忘母校,难忘今生,母校就是头顶照亮我们前行的明灯,母校就是点燃内心热情似火的力量之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牢记“明德、博学、守正、出奇”校训精神,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做一名优秀的学生,成就一份圆满的学业,当好家里的顶梁柱,力争做企业的基石、国家的栋梁。   

   (徐东: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

上一条:【理想的好大学】孙振超:大学的情怀
下一条:【理想的好大学】张洪信:开放型的大学

关闭